新闻动态
本文目录
一、杭州高铁2h,这家新酒店值得一趟周边游
不知道是不是“三教名山”的名头听起来有些老气横秋,「江浙沪3h黄金度假圈」里很少有人会提到武夷山的名字。
都是看山山水水的地方,武夷山好像总是差了那么一口气。
虽然就连本地人都很喜欢打趣,说不管是人气还是奢华酒店的配套,武夷山都落了黄山一头。
但是我趁着周末,去武夷山正儿八经度了个假,体验居然很是不错。
先来说说风景吧,黄山的“招牌”是山景、云海、古村,这些武夷都有。
而且本来游客就没有那些大热目的地的多,过了暑假更是武夷山的常规淡季,人少风景好,来度假太舒服了。
黄山没有的古越文化、西汉文化、宋朝理学文化,武夷也都有。
自然风景加了“文化buff”,虽然都是山居度假,但心境也完全不一样。
尤其是大名鼎鼎的茶文化,我觉得国内没有一个地方能做得过武夷山——
既拿得起繁复茶礼的逼格,又放得平极品当“口粮茶”的心态。
喝茶急不得,所以来了的人节奏自然而然就放慢了。
《英国电讯报》把武夷山列为“全球十大幸福指数*高的地方”之一,原因我猜来过的人都懂。
而且为做攻略特意去查了才知道,武夷山的交通原来这么方便的!
飞机高铁都能到,杭州出发高铁*快2h、上海2.5h,比去趟厦门快多了。
黄山我去过好几回了,对比下来就更奇怪了,明明武夷山值得更火的。
临时起了去看看的念头,其实是因为武夷山新开了一家奢华度假酒店——世茂御榕·武夷度假酒店。
在此之前,武夷山的酒店选择不多,多半还是以民宿为主,武夷山御榕一开,算是弥补了当地高端度假这块短板吧。
世茂作为业主的酒店开出很多了,*出名的就是那家哪怕没住过、也绝对听过的佘山世茂洲际(深坑酒店)。
2017年世茂和喜达屋联手做了世茂喜达酒店集团,「御榕」就是世茂喜达旗下站在金字塔尖尖上的品牌。
这两年国际酒店品牌越来越看重中国市场也是大趋势。
像是洲际的华邑、凯悦的逸扉,都在打“专为中国人度假而生”的概念,立足世茂地产背景和喜达屋管理经验的御榕还是占了先天优势的。
武夷山御榕是在今年9月1号刚刚开业的,「御榕」这个品牌的现在就只有这一家。
它不仅是目前武夷山体量*大、也是我主观上认为*好的酒店了。
十一就连续满房,生意好到不要不要的。
酒店在武夷山度假区里,这个区域也是我觉得来武夷山度假的首选。
一则是周边配套非常成熟,小饭店、小超市都在步行距离范围内;
再有就是位置非常优越,打车去武夷山景区(5分钟)、机场(20分钟)、南平高铁站(30分钟)都很方便。
虽说打车到景区正门要5分钟左右,但酒店其实就背靠着景区。
跟核心区域的大王峰中间只隔了一条崇阳溪,所以在酒店绿道散步的时候,就有一种山山水水都是“私家大花园”一部分的感觉。
武夷山御榕的官方定位,叫全国首例宋代美学“舟行谧境”酒店。为了打响品牌**炮,酒店在还原宋代风格上,还挺较真的。
市面上仿古风的酒店多到看不过来,以一概全,就都叫“新中式风酒店”了。
但是明确框在「宋代美学」的范畴里,我觉得世茂御榕就是在强行给自己增加难度。
也带火了原本有点“冷门”的宋代美学
听说酒店在这方面特意请了专家过来把控过,就是为了避免闹出“古代人拿大哥大”的穿越Bug。
除了山景,我觉得酒店*大的景观亮点在于一条约2万的景观水系。
不仅打破了自然与居住之间的“墙”,更把酒店里的各个区域以及“御榕十一景”,串连出了一条「谧境舟行」的观光路线。
别墅的客人享有“划船入户”的特权,像我这样非别墅的客人也可以付费体验(目前是 100/人)。
整个「谧境舟行」的时间大概是20分钟,满满的仪式感。
从城市里一路奔波而来,到了酒店速度突然慢下来,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度假氛围的切换。
一路上船夫除了会介绍武夷和酒店,还会高唱一曲武夷山歌。
拱手相迎、斗笠竹筏、泛舟溪上,突然就有一种笑傲江湖的感觉了。
停泊上岸转入室内,担当酒店室内设计的事务所是来自香港的CCD,深坑酒店也是出自他们之手。
为了贴近宋代美学的“命题”,酒店大堂就活用了很多传统意象,像是“梅兰竹菊”、中医药匣柜、中式窗柩等等,古典而不沉闷。
虽然武夷山御榕没有现在网红酒店标配的旋转楼梯、拍照背景墙,但新中式的设计看起来依旧非常时髦。
大堂对面的大堂吧,则是巧置了一张围棋棋盘在天花板上,取“以棋会友”之意,再次点题儒家文化。
武夷山御榕的下午茶没有沿用酒店里更常见的英式三层塔形式,而是放在了中式食盒里,就连衬纸都写着古诗词。
被很多小年轻嫌弃的中国风,明明也可以非常上镜。
下午茶口味挺不错的,就是只有甜点没有咸点有些奇怪,还好搭配的大红袍解腻又消食,果然来了武夷山就是茶不离手啊~
办理完入住手续走出大堂,空气里能闻到明显的阵阵茶香。因为度假区里有很多茶室,连带着酒店都有了天然的茶味香氛。
武夷山御榕的客房以“君子九雅”为主题打造,一楼的房间带天井花园(可以带宠物),其他楼层带景观露台。
客房面积在度假酒店里不算太大,45起跳,还好格局比较合理,所以住起来倒也不会太局促。我住的是园景露台房,山景也是一览无余的。
但如果带孩子来度假的话,我还是更推荐别墅。
房间的配色用了瓷白、青釉和姜黄色,在软装上算是“家具多一件碍事,装饰少一件乏味”的极简风。
东西不多,但出乎意料的是,家具的使用频率都很高。
就像床边的沙发,既可以当窝着看电视、玩手机的休闲区域,把桌子拉过来又变成了临时办公地。
卫生间有限的空间里还设计出了双洗手台和梳妆台区域,更贴心准备了首饰盒。
毕竟好的设计不光是为了样子好看,实用性才是*该放在**位的。
嵌入式浴缸就在窗边,不过白天泡有点担心私密性问题,晚上泡窗外又是黑漆漆的一片,浴缸的景观似乎有点鸡肋。
不光是在房间,酒店的很多角落都能看到古诗词的身影。
比如牙刷上的“不要人间颜色好,只留清气满乾坤”;欢迎卡片上的“朝曦迎客艳重冈,晚雨留人人醉乡”。
倒也不是刻意掉书袋,仔细看的话,这些诗词是能跟生活场景一一对应上的。
诗词日常化而非生搬硬造,这一处细节做得还是挺有意思的。
双11有不错价格的别墅我也顺便去参观了一下,三种别墅房型分别是御山(一卧、庭院),御溪(一卧、庭院+户外泡池),和御峰(复式二卧、庭院+户外泡池+阳台+私家码头)。
预订别墅房型的住客可以直接在房间办理入住手续和享用早餐,庭院里还可以预约点茶和抚琴表演。
秋高气爽的时候能有这么一个院子发发呆,别说爬山逛景区了,连门都舍不得出!
美中不足的是泡池泡的不是天然温泉,否则真是一年四季都想来武夷山住上一住。
讲到餐饮部分,那我可要开始吹彩虹屁了。
酒店餐厅名取自武夷的古称“崇安”,主打“不时不食”的闽粤菜和国际料理,而且出品挺让人惊喜的。
非常推荐酒店的「宋韵·岩骨花香」宋代文化晚宴,携手《舌尖》、《风味人间》的顾问沈宏非先生打造的菜单,选用大红袍、熏鹅、莲子这些福建和武夷当地的特色食材,古菜新作,很有新鲜感。
整套文化晚宴一共8道菜,还细致地分出了“前阙”“主调”“见欢”“尾韵”,会按照24节气进行调整,菜品前后呼应,一整套餐吃下来节奏渐入佳境。
尤其是两道甜品收获了全场的一致好评,按照这个出品水准, 666/位的价格还是很值得吃的。
酒店不定期还有会有仿宋点茶表演(时间、地点另行通知)。
抚琴焚香、洗茶烹茶、献茶礼成……整套流程严谨而复杂,茶艺师摆弄杯盏器具的动作行云流水,真的赏心悦目。
品茶不为解渴,急不来,十几个流程做下来,等喝上一口茶怎么也得半个小时之后了。
这样泡出来的茶和平时自己随便泡的茶区别还是很大的,经过反复击打的茶汤呈乳白色,喝的其实是上面一层茶沫。
泡沫细密丝滑,细品有茶香长久地萦绕在舌尖,回甘很足。
都市生活节奏都快,平时连喝杯咖啡都要打包带走,而慢悠悠的仿宋点茶喝的就是一个平心静气。
终于知道古人在没有手机电脑的日子里,是怎么打发时间的了。
我特意留心看了一下,不管是大堂吧的茶艺表演还是房间迷你吧里的茶叶,都是来自武夷当地的老字号敦利茶业。
世茂御榕还和百年敦利号共同开发了一个专属茶园,常见的大红袍、肉桂、水仙、黄观音等岩茶品种都有,还有百年老枞、半天妖这些非常珍贵的佳品。
茶园对酒店住客是免费开放的,不过因为连下了两天大雨我就没有去,算是游客之外特色的小众玩法了。
武夷山御榕其实是一家很适合Staycation的酒店,除了喝喝下午茶、逛逛茶园,酒店的公共区域也可以探索。
室内恒温泳池和健身房都是临河道而建的,这边在器械上运动流汗,另一边就有船夫撑着竹筏缓缓划过。
此外还有一个文化空间,目前有一些展品,并会不定期举办一些主题展览。
酒店还有3间水上SPA套间,据说视野比别墅还野,但是现在还没开放,只能先留个悬念了。
如果想出门走走,酒店周围的选择也很多。除了招牌的武夷山景区之外,酒店距离其他景区的车程也不远。
下梅古民居群(约15分钟)、九曲溪竹筏码头(约20分钟)、白云禅寺(约20分钟)、遇林亭窑址(约25分钟)。
武夷山玩的东西还是很丰富的,推荐至少住2晚以上吧,慢下来才能真正享受到这个地方迷人的之处。
总之高铁3h以内就能到的武夷山有了好酒店加持,就更值得来了,下一次不妨把它加入度假备选项咯~
二、杨万里和辛弃疾的资料
1、杨万里(1127-1206),字廷秀,号诚斋。吉州吉水(今吉水县)人。南宋杰出的诗人。绍兴二十四年(1154)中进士。授赣州司户,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,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,多受勉励教诲。孝宗即位后,张浚入相,即荐万里为临安府教授。未及赴任,即遭父丧,服满后改知奉新县。乾道六年(1170)任国子博士,开始作京官,不久迁太常丞,转将作少监。淳熙元年(1174)出知漳州,旋改知常州。六年,提举广东常平茶盐,曾镇压沈师起义军,升为广东提点刑狱。不久,遭母丧去任,召还为吏部员外郎,升郎中。十二年(1185)五月,以地震应诏上书,极论时政十事,劝谏孝宗姑置不急之务,精专备敌之策,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、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,主张选用人才,积极备战。次年,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。十四年(1187),迁秘书少监。高宗崩,万里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事,指斥洪迈“指鹿为马”,惹恼了孝宗,出知筠州(今江西高安)。光宗即位,召为秘书监。绍熙元年(1190),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。终因孝宗对他不满,出为江东转运副使。朝廷欲在江南诸郡行铁钱,万里以为不便民,拒不奉诏,忤宰相意,改知赣州。万里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,遂不赴任,乞祠官(无实际官职,只领祠禄,等于退休)而归,从此不再出仕,朝命几次召他赴京,均辞而不往。开僖二年(1206),因痛恨韩胄弄权误国,忧愤而死,官终宝谟阁文士,谥“文节”。
2、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,反对屈膝投降,他在给皇帝的许多“书”、“策”、“札子”中都一再痛陈国家利病,力诋投降之误,爱国之情,溢于言表。他为官清正廉洁,尽力不扰百姓,当时的诗人徐玑称赞他“清得门如水,贫惟带有金”(《投杨诚斋》)。江东转运副使任满之后,应有余钱万缗,但他均弃于官库,一钱不取而归。他立朝刚正,遇事敢言,指摘时弊,无所顾忌,因此始终不得大用。实际上他为官也不斤斤营求升迁,在作京官时就随时准备丢官罢职,因此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的路费,锁置箱中,藏于卧室,又戒家人不许买一物,怕去职回乡时行李累赘。后来赋闲家居的十五年中,还是韩胄柄政之时,韩新建南园,请他作一篇“记”,许以高官相酬,万里坚辞不作,表示“官可弃,‘记’不可作。”以止数事,可以想见其为人。诗人葛天民夸他“脊梁如铁心如石”(见《南宋群贤小集.葛无怀小集》),并非谥美之辞。
3、杨万里是南宋杰出的诗人,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。他的诗与陆游、范成大、尤袤齐各,称“南宋四大家”。他起初模仿江西诗派,后来认识到江西诗派追求形式、艰深蹇涩的弊病,于绍兴三十二年(1162)尽焚其力作诗篇千余首,决意跳出江西诗派的窠臼而另辟蹊径。他在《荆溪集自序》中曾回忆过自己走过的创作道路:“余之诗,始学江西诸君子,既又学后山(陈师道)五字律,既又学半山老人(王安石)七字绝句,晚乃学绝句于唐人。……戊戌作诗,忽若有悟,于是辞谢唐人及王、陈、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,而后欣如也。”他在诗中也曾明确表白:“传派传宗我替羞,作家各自一风流。黄(庭坚)陈(师道)篱下休安脚,陶(潜)谢(灵运)行前更出头。”(《跋徐恭仲省干近诗》之三)正因为他不随人脚跟、傍人篱下,敢于别转一路,推陈出新,终于自成一家,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,号为“诚斋体”。对当时诗坛风气的转变,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。
4、杨万里学问渊博,才思健举。他的作品不拘一格,富有变化,既有“归千军、倒三峡、穿天心、透月窟”雄健富丽的鸿篇巨制;也有状物姿态,写人情意,随手拈来,却能曲尽其妙的写景抒情小诗。诗风平易自然、构思新巧、幽默风趣、清新活泼,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。他又十分注意学习民歌的优点,大量吸取生动清新的口语谣谚入诗,因此,他的作品往往“俚辞谚语,冲口而来”(蒋鸿翮《寒塘诗话》),给人纯朴自然的感受。如:“月子弯弯照九州,几家欢乐几家愁;愁钉人来关月事,得休休去且休休。”(《竹枝歌》)完全似脱口而出的一首山歌,反映了他向民歌学习的成就。
5、杨万里现存的诗篇,有一部分直接抒写自己的爱国感情及对时政的关怀。特别是他充金国贺正旦使的接伴使时,**次横渡江、淮,去北方迎接金使,亲眼看到宋朝的大好河山沦于金人手中,淮河成了南宋的北部边界,两岸的骨肉乡亲,不能自由往来,心中有无限感慨,写下了不少爱国的诗篇,如:“船离洪泽岸头沙,人到淮河意不佳;何必桑乾方是远,中流以北即天涯!”“两岸舟船各背驰,波痕交涉亦难为。只余鸥鹭无拘管,北去南来自在飞。”(《初入淮河》)他路经镇江金山时,看到风景如画的金山的亭台变成了专门招待金使烹茶的场所,愤慨地写下了“大江端的替人羞!金山端的替人愁”(《雪霁晓登金山》)的诗句,深深地鞭挞了屈辱的南宋小朝廷。此外,如《过扬子江》、《读罪己诏》、《故少师张魏公挽词》、《虞丞相挽词》、《豫章江臬二首》、《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》等诗章,或寄托家国之思,或呼吁抗战复国,或歌颂抗敌捐躯的将领,或讽刺卖国投敌的权奸,都是万里的名篇。
6、他也有一些诗作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,表达了他对民生的关心及对劳苦人民的同情。如《悯农》、《观稼》、《农家叹》、《秋雨叹》、《悯旱》、《竹枝歌》、《插秧歌》等,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。但上两类作品数量并不很多。
7、杨万里现存的诗篇,大部分是吟咏江风山月的写景抒情之作和应酬之作。这部分,作品有的题材过于细碎,缺乏高度的艺术概括,流于粗率浅俗。但他也有不少抒情写景的小诗,由于观察细致深入,描写生动逼真,感情真挚浓厚,因而意趣盎然,颇能动人。如“梅子留酸软齿牙,芭蕉分绿与窗纱。日长睡起无情思,闲看儿童捉柳花。”(《闲居初夏午睡起》)“雾外江山看不真,只凭鸡犬认前村。渡船满板霜如雪,印我青鞋**痕。”(《庚子正月五日晓过大臬渡》)“春回雨点溪声里,人醉梅花竹影中。”(《除夕》)均写得圆转自然,清新活泼,极有思致,和那些专门描摹风云月露的诗人走的是不同的道路。
8、杨万里一生写作极为勤奋,相传有诗二万余首,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,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,名《诚斋集》,今存。
9、杨万里(公元1127-1206年),字廷秀,自号诚斋野客,吉水南溪(今吉水县黄桥乡洴塘村)人。他是南宋杰出的诗人,与陆游、范成大、尤袤齐名,被后人推为“中兴四大家”。
10、建炎元年丁未九月二十二日(公元1127年10月29日),杨万里呱呱坠地。这是一个风狂雨横的年代。金兵大举入侵中原,于上年闰十一月攻陷汴京,这年四月,俘虏徽宗、钦宋二帝及太子、宗戚三千人北去,北宋宣告灭亡;五月,康王赵构即位,是为高宗,建立了偏安江南的南宋王朝。从此,便开始了宋、金战战和和南弱北强的长期对峙局面。
11、杨万里八岁丧母。父亲杨芾(公元1096-1164年〉,字文卿,号南溪居士。他精通《易经》,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,积十年,得藏书数千卷。他曾指着藏书对杨万里说:“是圣贤之心具焉,汝童怒之!”(胡铨《杨君文卿基志铭》)在父亲的影响下,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,广师博学,锲而不舍。他14岁拜高守道为师,17岁拜王庭程为师,21岁拜刘安世、刘廷直为师。绍兴二十年(公元1150年)春赴临安参加礼部试,落第而归,仍继续求学。27岁拜刘才邵为师。几年后在赣州司户任上,父亲又携领他去拜见滴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锥。王庭珪、张九成、胡铨等前辈的学问、节操以及力主,抗金的爱国精神,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。
12、绍兴二十四年(公元1154年)春,杨万里进士及第。二十六年(公元1156年),授赣州司户参军。二十九年(公元1159也年)十月,调任永州零陵县塞。时主战派领袖张泼滴居永州,闭门谢客。杨万里三次前往拜渴而不得见,后以书信力请,并通过其子张拭介绍,才得接见。张浚对他说:“元符贵人,腰金纤紫者何隙,惟邹志完、陈莹中姓名与日月争光!”(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甲编卷l)同时勉之以“正心诚意”之学。杨万里服膺其教终身,于是名其读书之室曰“诚斋”,以明己志。胡铨当时滴居衡州,杨万里又请他为此写了《诚斋记》。为丞零陵,“一日而并得二师”(《跋张魏公答忠简胡公书十二纸》),张浚、胡铨两位爱国名臣成方杨万里终生效法的榜样。
13、绍兴三十二年(公元1162年)六月,高宗赵构逊位,南宋政局发生重大变化。孝宗即位,锐意恢复,起用张泼为枢密使,不久又任其为相。隆兴元年(1163)秋,杨万里离零陵任,赴调至临安。因张浚推荐,除临安府教授。未及赴任,就因父病,而于二年正月西归吉水。八月四日,父病故,在家守服,"三年,户不闭而无客气《送王才臣赴秋试序》)。
14、乾道三年(公元1167年)春,杨万里至临安,先后渴见副枢密使陈俊卿和枢毯使虞允文,上政论《千虑策》。《千虑策》分“君道”、“国势”、“治原”、“人才”、“论相”、“论将”、“论兵”、“驭吏”、“选法”、“刑法”、“冗官”、“民政”共30篇,深刻总结了靖康之难以来的历史教训,直率批评了朝廷的腐败无能,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国家的方针策略,充分显示了杨万里的政治才能。虞允文读后赞叹说:“东南乃有此人物!某初除,合荐两人,当以此人为首。”(《鹤林玉露》乙编卷4)
15、乾道六年(公元1170年),杨万里除隆兴府奉新县知县。恰值奉新大旱,百姓生活十分困苦。杨万里于四月二十六日上任,见牢中关满交不起租税的百姓,官署-府库却依然空虚,深知是群吏中间盘剥所致。于是他下令,全部放还牢里的“囚犯”,并禁止逮捕、鞭打百姓,然后发给每户一纸通知,放宽其税额、期限。结果百姓纷纷自动前来纳税,不出一月,欠税全部交清。奉新任职虽只半年,却初次实践了他的不扰民政治,颇获治绩。
16、同年十月,因右相虞允文推荐,杨万里除国子博士,杨万里开始作京宫。次年,张栻由于反对侯幸近习执掌要职得罪虞允文而被挤出知袁州,杨万里抗章力争张拭不当去位,又致书虞允文,以正理相规劝,公而忘私,深为世人称道。七月,转太常博士;八年丸丹,升太常ZE兼权吏都右待郎官;九年四月,转将作少监。淳熙元年(1174)正月,除知漳州,临行时不忘上札,忠告皇帝戒贪吏、施廉吏。后因病未赴任,家居三年。淳熙四年春,出知常州。
17、淳熙六年(公元1179年)正月,除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。杨万里于二月携家离开常州,待次近一年,七年正月离吉水赴任广东。八年二月,改任广东提点刑狱。冬,闽“盗”沈师进人梅州,他率兵平定,被孝宗称为“仁者之勇”,赐直秘阁。九年七月继母去世,离任服丧。
18、淳熙十一年(公元1184年)十月服除,被召人京任尚书右郎,后任吏部员外郎。十二年五月,除吏部郎中,应诏上书,极论时事。塞相王淮问“宰相何事*急先务”,杨万里以“人才*急先务”为答,并条上《荐士录》,举荐朱蕉等六十人,都是正人端士。孝宗亲耀他为太子侍读,太子为题“诚斋”二字。淳熙十三年,转枢密院检详宫,历任尚书省右司郎中、左司郎中,仍兼东宫侍读宫。十四年十月,任秘书少监。十五年三月,孝宗昕纳翰林学士洪迈之议,以吕颐浩等人配飨高宗庙祀。杨万里力争主战名将张浚当配飨,指斥洪迈不俟集议、专辄独断,无异“指鹿为马”,惹恼孝宗:“万里以联为何如主?”因而削去直秘阁,出知绢州(今江西高安)。
19、十六年(公元1189年〉二月,光宗受禅。杨万里五月复直秘阁,八月被召,九月人京。他连上三札,要求光宗爱护人才,防止奸佞做到“一日勤,二日俭,三日断,囚日亲君子,五曰奖直言”(《第三札子》)。十月,除秘书监。因绍熙改元,借焕章阁学士充接伴金国贺正旦使使,兼实录院检讨官。
20、绍熙元年(公元1190年)八月,孝宗《日历》修成,照例应由秘书监杨万里为《、日历》作序,而宰臣却另嘱他人,杨厅里于是自劫失职,请求去职,光宗挽留。接着又因要进孝宗《圣政》书,宰臣以他为进奉官,而孝宗犹念旧恶,大不痛快,于是出江东转运副使。
21、绍熙二年(公元1192年),朝廷下令于江南诸郡行使铁钱会子,杨万里上书谏阻,不奉诏,得罪宰臣,因而改知赣州。未赴,八月谢病自免,回归吉水。"如病鹤出笼,如脱兔投林……自此幽屏,遂与世绝"(《答沈子寿书》)。
22、宁宗庆元元年(公元1195年),有召赴京,杨万里辞不往。九月,升焕章阁待制,提举兴国宫。四年正月,进封吉水县开国子,食邑五百户。五年三月,升宝文阁待制,致仕。六年十二月,进封吉水县开国伯。嘉泰三年(公元1203年)八月,诏进宝漠阁直学士,给赐衣带;四年正月,进封庐陵郡开国侯,加食邑三百户。开禧元年(公元1205年),召赴京,复辞;二年二月,升宝漠阁学士。
23、杨万里晚年誓不出仕,据传是由于不满权臣韩倪胃当国。韩筑南园,要请他作"记户,他说:"官可弃,记不可作也!"予以坚决拒绝。后因韩专傍日甚,遂忧愤快快成疾。家人知他忧国心重,凡一切时政消息皆不敢告知。开禧二年(公元1206年)五月七日,一族侄从外而至,不知其惰,于是言及邸报所载韩倪胃出兵北伐之事,杨万里闻罢痛哭失声,愤然叹呼:“奸臣妄作,一至于此!”他料定韩倪胃意存侥幸,轻举妄动,必然会遭到失败,贻害国家,当晚彻夜不能成眠。第二日早晨,他又不肯进食,兀坐书斋中,呼纸手书云:"韩倪胃奸臣专权元主,动兵残民,谋危社寝。吾头颅如许,报国无路,惟有孤愤!"又别书十四言告别妻儿,笔落而逝。享年80岁。赐溢文节,追赠光禄大夫。杨万里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,又是一位清醒的政治家。他一生力主抗战,始终反对屈膝议和。在进奏皇帝的许多"书"、"策"、"札子"中,他一再痛陈国家利病,力排投降之误,爱国之情溢于言表。面对中原沦丧、江山唯余半璧的局面,他尖锐指出:"为天下国家者不能不忘于敌,天下之忧,复有大于此者乎!"(《千虑策•国势上》)告诫统治者要时刻不忘备敌谋敌、御敌制胜。他既大胆批评孝宗经过符离之败,"前日之勇一变而为怯,前日之锐一变而为钝"(同上《君道中》),又坚决反对一些人轻易用兵、盲目冒进,主张以"守而取"(《与陈应求左相书》)的积极、慎重策略,稳步进取,先实国力而后图恢复,以求*终胜利。他看重和同情人民,认为:"民者,国之命而吏之仇也。"(《千虑策•民政上》)将国家命运系之于人民,指斥官吏只会敲骨吸髓地压榨人民,激起人民的仇恨、愤怒和反抗。因此,他提醒光宗要节财用、薄赋敛、结民心,民富而后邦宁,兴国之计,就在于此(《转对札子》)Q这些,都表现杨万里的深刻见识和进步思想。
24、杨万里为人清直,个性刚褊。孝宗贬他“直不中律”,光宗称他“也有性气”(《鹤林玉露》甲编卷4)。他立朝刚正,遇事敢言,指摘时弊,无所顾忌,因而始终不得大用。实际上他一生视仕宦富贵犹如敝展,随时准备唾弃。在作京宫时,就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的盘缠,锁置箱中,藏在卧室,又戒家人不许买一物,以免一旦离职回乡时行李累赘,就这样“日日若促装”待发者。这与那些斤斤营求升迁、患得患失之辈适成鲜明对照。
25、杨万里为官清正廉洁,不扰百姓,不贪钱物。江东转运副使任满时,应有余钱万缉,他全弃之于官库,一文不取而归。退休南溪之上,自家老屋一区,仅避风雨。当时诗人徐矶(公元1162-1214年}称赞他“清得门如水,贫惟带有金”(《投杨诚斋》),正是他清贫一生的真实写照。
26、杨万里的诗,在当时就有很大的影响:“今日诗坛谁是主,诚斋诗律正施行。”(姜特立《谢杨诚斋惠长句》)“四海诚斋独霸诗。”(项安世《又用韵酬潘杨二首》)他的诗歌创作,走过的是一条由广学博取、转益多师而至面向现实、师法自然的道路。他学诗*初由江西诗派入手,后于绍兴三十二年在零陵自焚尽其少作诗篇千余首,决意跳出江西诗派的窠臼,诗格至此一变;后又学陈师道五字律;又学王安石七字绝句;又学唐人绝句;至“戊戌……作诗,忽若有悟,于是辞谢唐人及王、陈、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,而后欣如也”,自此“万象毕来,献予诗材”“前者未做而后者已迫,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”(《荆溪集序》)。杨万里广泛地向前辈学习,但又绝不为前辈所固,而是立志要超出前辈。他说:“笔下何知有前辈。”(迈使客夜归》又说:“传宗传派我替羞,作家各自一风流,黄(庭坚)陈(师道)篱下休安脚,陶(渊明)谢(灵运)行前更出头。”(《跋徐恭仲省干近诗》)他正是以这种不肯傍人篱下、随人脚跟的开拓创新精神,终于“落尽皮毛,自出机抒”(吕留良、吴之振、吴自牧《宋诗钞•诚斋诗钞》),别转一路,自成一家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,创造了他的“诚斋体”,在诗歌史上独树一帜,建立了自己的诗派。
27、杨万里的诗歌作品不拘一格,富有变化,既有“归千军、倒三峡、穿天心、透月窟”的雄健奔逸气势,也有“状物姿态,写人情意,则铺叙纤悉,曲尽其妙”(周必大《跋杨廷秀石人峰长篇》)的委曲细腻功力。他的“诚斋体”诗,具有新、奇、活、快、风趣王幽默的鲜明特点,"流转圆美"(刘克庄《江西诗派小序•总序》),"活泼刺底"(刘祁《归潜志》卷8),尤其为人所称道。如《闲居初夏午睡起》:“梅子留酸软齿牙,芭蕉分绿与窗纱。日长睡起无情思,闲看儿童捉柳花。”写得情致深婉,人称“胸襟透脱”(《鹤林玉露》甲偏卷4)。又如《戏笔》、《擞风伯》、《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》、《夏夜玩月d》等,也都写得机智活脱,极有思致,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。杨万里十分注意学习民歌的优点,大量汲取生动清新的口语人诗,往往“假辞谚语,冲口而来”(蒋鸿翔《寒塘诗话》),因而形成通俗浅近、自然活泼的语言特色。
28、杨万里是一位爱国志,士,他一生关心国家命运,留下了大量抒写爱国忧时情怀的诗'篇。特别是他充任金国贺正旦使的接伴使时,因往来江、淮之间,迎送金使哑亲眼看到沦丧于金国的宋朝大好河山和中原遗民父老,心中郁满国家残破的巨大耻辱和悲愤,爱国主义诗歌创作表现得*集中、*强烈。如著名的《初人淮河四绝句》:“船离洪泽岸头沙,人到淮河意不佳。何必桑乾方是远,中流以北即天涯!(其一)”“两岸舟船各背驰,波痕交涉亦难为。只余鸥莺无拘管,北去南来自在飞二”(其三〉唱出了灾难深重中爱国士人和广大人民的共同情感。又如在见到金山吞海亭已成专为金使烹茶的场所时,他发出痛苦的呼喊:“大江端的替人羞!金山端的替人愁!”(《雪雾晓登金山》)鞭挝了南宋小朝延的屈辱和无能。此外如《题吁胎军东南**山》、《读罪己诏》、《故少师张魏公挽词》、《虞ZE相挽词》、《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》等,或寄托家国之思,或呼吁抗战复园,或歌颂抗金将领,或讽刺卖国权奸,都是直抒爱国思想的名篇。
29、杨万里的绝大部分爱国忧时诗篇,不象陆游那样奔放、直露,而是压抑胸中的万丈狂澜,凝蕴地底的千层熔浆,大多写得深沉愤郁,含蓄不露。如《过扬子江》:“携瓶自汲江心水,要试煎茶**功。”表面似乎是说亲自动手汲水煎茶的雅兴,其实是蕴藏着深刻沉痛的感慨羞愤,须参照《雪雾晓登金山》一并领略。杨万里自己说过:“谁言咽月餐云客,中有忧时致主心。”(《题刘高士看云图》)他那些吟咏江风山月的写景抒情作品,不少也是抒写爱国情怀的诗篇。如《豫章江牵二首》、《九月十五夜月,细看桂校北茂南缺,未经古人拈出,纪以二绝句》、《月下果饮绝句》、《初丸夜月》等,都写得曲折多讽,意味深长,蕴含着对国家残破、中原未复的深沉郁愤。他晚年在《夜读诗卷》中曾沉痛自叙:“两窗两横卷,一读一沾襟;只有三更月,知予万古心。”其诗中寄寓的深意,值得后人细细咀嚼。
30、“吾生十指不沾泥,毛锥便得傲寰衣?”(《晚春行田南原》)杨万里不以士大夫自居,一生热爱农村,体恤农民,也写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的诗篇。如《悯农》、《农家叹》、《秋雨叹》、《悯旱》、《过白沙竹校歌》等写出农家生活的艰难和疾苦,1:歌舞四时词》、《插秧歌》等写出农民劳动的艰辛和欢乐,《望雨》、《至后入城道中杂兴》等写出对风调雨顺、安居乐业的喜悦和盼望,都具有比较高町,思想性和艺术性。
31、杨万里学问渊博,才思健举,写作极为勤奋,平生著述颇丰。相传有诗二万余首,现存诗4200余首,散文亦不乏佳品。今存《诚斋集》,有诗文133卷,由其长子杨长藉于嘉定元年(公元1208年〉编定。杨长濡(公元1157-1236年),字伯子,号东山,晚号农圃老人,官至福建安抚使、敷文阁学士,居官廉节,有惠政,亦博学有才,工诗善文。
32、初夏睡起昭君怨晓出净慈送林子方小池
33、闲居初夏午睡起戏笔宿新市徐公店
34、和段季承左臧惠四绝句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读严子陵传
35、春晴怀故园海棠读严子陵传归去来兮引/归去来兮
36、过杨村好事近寄陆务观念奴娇伤春
37、闲居初夏午睡起小池晓出净慈寺新柳